2025年8月15日,在西安举办的2025中国工业论坛新型工业化实践大会上,与会专家指出,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即将“体系重构”,中国工业亟需改变以往“单点突破”的发展模式,向构建自主可控、协同高效的“系统革新”全面迈进。
在这一背景下,东田工控作为国内工控领域的先行者,以其17年技术沉淀与全面国产化布局,为行业提供了从硬件到软件的全栈式自主可控解决方案。
一、国产化战略
东田工控成立于2008年,至今已深耕工业控制领域17载,以标准化工控机入局市场,逐步向定制化、智能化的方向延伸,时刻紧随市场趋势,如今在国产化工控机替代领域,具备显著竞争力。
在芯片适配方面,东田工控重点采用龙芯、海光、飞腾、兆芯、瑞芯微等CPU平台,并全面兼容适配银河麒麟、统信UOS、欧拉等国产操作系统。
二、全栈产品体系
东田工控产品线覆盖标准工控机、非标定制工控机、工业平板电脑、三防笔记本及加固便携终端等,满足工业自动化、智慧交通、人工智能、特种行业等上百个细分领域需求。
在国产化产品方面,东田有采用腾锐D2000八核处理器的工控机,主频2.3GHz,功耗仅25W,实现性能与能效的完美平衡。
也有基于海光3350八核十六线程处理器的工控机,主频达3.0GHz,以及支持海光7000/5000系列CPU的国产化海光工控机,内存更高支持2TB,提供强劲国产算力。
三、生态协同共创
国产化的本质是生态共建,东田工控积极与国产芯片及操作系统厂商建立战略联盟,保证出品的硬件产品平台兼容性与性能优化。
东田工控的国产化合作策略,本质是与中国工控自主化进程的同频共振,这种生态协同的创新模式,正是应对全球产业竞争“体系重构”的有效策略。
四、应用方案落地
东田工控的国产化方案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关键领域:
在智能电网与新能源领域,东田双路海光工控机凭可靠耐用特性与高性能算力,成为电力监控与数据管理的核心设备;
在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领域,东田国产化无风扇工控机以“稳定兼容、紧凑”重构控制核心;
产品还应用于智慧交通、能源电力监控、网络安全等众多领域,为行业用户提供安全可控的硬件平台。
写在最后
东田工控作为国内专业工控机厂家,其国产化工控产品从芯片选型到系统适配,从接口设计到扩展能力,均围绕工业场景的实际需求展开,为行业用户提供了安全可控的替代方案。
迈向自主可控新时代,东田工控将继续以“买工控,选东田”的品牌担当,将自主可控之路走得更稳、更远。